母校的樹——鄧季芳
創(chuàng)建時間:2022-08-15   瀏覽量:7626

  回憶母校,每每都引起心靈一陣甜美的悸動。那過去時光的一情一景,一草一木,無不象電影膠片般,或急促,或舒緩放映出來,最后定格在腦海里,久久不能抹去。

  記憶的映象里,出現(xiàn)最多的除了一個個嚴厲又慈祥的老師,聰明又頑皮的同學外,校園的景象每次都是少不了的??臻煻燥@狹促的校園,時而靜寂時而喧鬧的教學樓,吱呀作響的木樓梯,還有那似乎深不可測的水井,繞著校園汩汩流淌的的渠水……但是,最令我不能忘懷的卻是校園的樹木。那繁雜茂盛的樹木,尤其是其中的幾種,從就讀母校第一次觸摸她們開始,我就認為極具象征意味。

  第一種是柏樹。從校門進去,迎面而來的是一排排肅立的柏樹。尖尖的樹頂,永遠是綠色的細細的針葉。往下樹冠逐漸膨大,形成一個完整的錐體,線條異常的優(yōu)美。每棵樹都有我們這些小個子學生合圍粗,樹干虬勁蒼涼,一條條順長的細縫,包裹著突出的樹的肌肉,益發(fā)顯示出生命的力量。柏樹總共有幾十棵,大約圍成兩個正方形,十分規(guī)整有度。我們上數(shù)學課教師出題栽多少棵樹栽成什么圖形之類,我總認為習題源出于此。三四層樓高的柏樹,密密匝匝圍著校門處,仿佛一道屏風,使樹后的禮堂,以及更遠處的一幢幢教學樓變得逾發(fā)肅穆,乃至神秘。學校,作為傳道授業(yè)解惑的場所,總讓那些莘莘學子們心生敬畏。而心存敬畏,才能兢兢業(yè)業(yè)地進行著你的學業(yè),才不至于游戲其間虛度年華。那時的母校,條件簡陋,沒有氣派的校門,也沒有恢宏的高樓,如果沒有那一片郁郁蔥蔥的柏樹掩映其間,沒有這些平直無華的柏樹,默默地,幾十年如一日地拱衛(wèi)著這塊凈土,難以想象校園會有一種無法不讓人景仰的肅然之氣。

  進校門往右走,便是母校的辦公樓,一幢未加粉飾的青磚平房。辦公樓的東南角上,靠近校圍墻處有一株老桑樹。樹干彎曲盤蜒,樹枝四散地伸展開來,一部分躍出圍墻,一部分越過辦公樓升到屋頂上,成為校外行人和校內(nèi)學生觀賞的一道風景。

  當年教室緊張,學校將辦公樓內(nèi)的會議室安排為我們的臨時教室,這教室正好在桑樹的下方。我們上課時,經(jīng)意不經(jīng)意地從門口,從窗戶處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。時值春夏之際,正是高考前復習最緊張的時候,恰逢桑樹老樹新花,結(jié)下累累果實。那桑果彤紅彤紅,果汁飽滿得欲滴下來。微風吹過,或輕搖樹干,都會有一陣撲嗽之聲,掉下許多桑果。那時我們小不更事,不太懂得讀書的緊要,總把桑樹下的空地作為游樂場。大考前,依然嬉戲如常,并以爬樹采桑為至興。老師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為了我們的前程,不得不采取盯人戰(zhàn)術,上課時防止我們分散注意力,課后叮囑我們不要太野,并時常把我們叫到一旁進行勉勵或訓誡。記得一次早自習時我爬上樹梢采桑果,竟不可思議般被老師看見,老師輕輕地招手,示意我小心爬下樹。當我戰(zhàn)栗地站在老師面前,我分明看見了老師眼中閃著的淚光,是怨恨我不努力讀書?是擔心我摔著身子?當年,我無法理解老師的情懷,后來,我方慢慢地品出了什么是師愛如山,師恩如山。正如很小時就會背誦的詩句“春蠶到死絲方盡”一樣,由春蠶想到桑樹、桑葉。敬愛的老師啊,你不正如校園的那株老桑樹,無時不在蔭護著我們這些學子嗎?!

  母校還種一樣樹,其實不是樹,是竹子。我敢說任何一個校友都不會忘記母校的竹園,那是一道何等獨特的景觀??!喧鬧的校園有這么一片悄悄的園子,那是母校的精萃,是母校的靈魂。竹子大的盈寸,小的也有指頭粗細,老的青皮中泛著黑光,嫩的翠綠的桿上鋪著一層茸毛。大家緊緊密密地擠挨在一起,又各自略有間距謙讓著。枝葉一律地舒展向上,爭相吸吮春天的氣息,享用著夏日的陽光,毫不猶豫地在校園的沃土上茁壯成長。母校的成就,仿佛盆景般濃縮于這小小的竹園?!靶轮窀哂谂f竹枝”,從母校走出的每一個學子,我們都依稀能看到身上有那竹的影子,能聞到那竹的清香,能觸摸到那竹一般蓬勃向上及凌云的志氣,能感覺到那竹特有的虛心有節(jié)的情懷。

  作別母校二十多年,記憶中的樹木已不復存在。但那翠柏,那老桑,還有那嫩竹,不只作為一種記憶,而是作為一種生命,永恒地鐫刻在我的心中。